甲港中华公学-学校简介

校名/校址/电话/校徽 简史 校歌 创始人
创办崇文学 建校委员 校景 新校舍落成

 

中文校名 甲港中华公学
国文校名 SRB CHUNG HUA SG.TAPANG ULU BATU KAWA
    
注册号码 AS 488
教育部编号 YCC 1330
电    话  
校    徽

    公仁诚毅

 

简史

一、地理位置

  甲港(SG.TAPANG)是位于砂劳越河上游左、右支流会合处,距离古晋市约二十公里左右的一个小乡村。早期因为陆路交通不便,只有一英尺宽,弯弯曲曲的小路,村民来往城市,多依靠砂劳越河。全村大约有一千英亩土地,四十几户人家,纯属于一个华人村落,村民以种植胡椒、蔬菜、养鱼及家畜为生。

二。兴办私垫

  早自一九○二年,由于村民们努力开垦,生活安定,就兴起了办学的愿望。甲港乡贤钟辛佑,在胡椒园中办了学堂,那是一间七片亚答长的屋子,第一任先生是郑瑞庭(又名华祥、光丰)。学生有十一、二位,以客话教学,课文有“上大人……”、“王子去求仙……”、“三字经”、“百家姓”、“幼学琼林”等。学堂名由郑瑞庭提议,定名为崇文学堂。在此学堂教书的还有郑顺,郑义等。学生除了来自本港门外,还有来自
甲港对岸的新梯头。

三、久思学校

  一九三一年,学生人数逐年增加,黄金容、张祥及温雅等热心教育的乡贤,联合发起创办久思学校,校址位于离江边一哩半处。校舍所用之材料,是本村村民砍伐的天然木材及亚答。其中一间为课室,一间教师宿舍及厨房,学生有十七、八人。

  当时本地人多以割胶为生,孩子们早上必须协助胶园工作,所以只读下午半天课。由于经济来源是靠家长负担,仅能聘请李乐天一人当校长兼任教师。

四、侨光学校

  一九三五年,因为学生人数越来越多,而年龄上则很悬殊,行政上必须增加班级,分龄施教。因此原有的一间课室不敷应用。乡贤们及热心教育的家长,四处奔波策划,觅得一块适宜校址,把原来的校舍迁至距离河边约四分之一哩处的现址,重新盖起两间教室,一间宿舍及一间厨房的亚答校舍,易名为侨光学校。那时受聘为校长的有蔡鼎年、傅培天、陈容光、罗佛灵、张石福诸先生。

五、学校停办

  第二次世界大战,日本军阀南侵,砂州沦陷为日军统治,学校因局势混乱而停办了四年多的时间,一九四六年光复后,侨光学校才重办。当时村民们穷得一贫如洗,没有能力聘请校长老师。幸得首届毕业生如钟慧人、黄永森、黄燕凤、张文生等校友,挺身而出,自愿义务为母校服务二年。后来由于胶价安稳,经济好转,才聘请黄建裕、杨惠群、张志勤等人为校长。

六、甲港中华公学成立

  一九五三年,学生增至百名以上,原有教室,又不敷应用,校董们有鉴于本校的进展,有意重建校舍,以应付需求。于是当时的校长卢友华先生,联合热心教育的乡民,出钱出力,加上社会名流、热心教育人士的鼎力支持捐献,经过一年多的时间,终于建成一座以盐瓦为屋顶,木板为墙,洋灰为地板的校舍,其中包括三间课室,一间办公室,一间图书室和一间独立的两层楼宿舍厨房等,设备齐全。校舍落成后,改名为甲港中华公学。自卢友华校长另有高就后,相继受聘为校长的有黄良及、王新芬、彭德兴、许国廉及刘耀华等。

七、重建经过

  五十年代初期重建后的新校舍,可算甚具规模,尤以那洋灰筑成高耸的牌楼校门,镶以彩色磁砖的校名,更见雄伟壮观。但经历了将近三十年风雨飘摇的日子后,这座称雄当地的建筑物,已呈现出疲惫破陋不堪之象!

  一九七九年的校董会,便召开群众大会,一致通过向教育部申请,重建一座钢骨水泥的永久性校舍,预算经费需八万零吉之谱。待至一九八四年三月中旬,方获教育厅督学胡新春通知,教育部津贴三万零吉,余者由校董会筹备。于是,由周潘安校董为首的建校委员会,经过一番努力,向省长请准,在本村以及外区募捐。幸得广大社会各界仁翁善士的大力支持,重建工程终于一九八五年三月间峻工。

八、新校舍落成典礼

  新校舍是一座单层钢骨水泥的宏伟建筑物,每间课室皆有充足的灯光及风扇设备,环境清幽,是理想的求学场所。

  同年九月十五日,新校舍举行落成典礼,恭请拿督阿玛杨国斯主持,出席的贵宾尚包括已故拿督张君光、王文林副教育司、胡新春督学、杨昆贤政务次长、社会名流及全村的村民。

九、洋灰篮球场

  重建完成后,尚无一适合场所,供学生锻炼体魄及上体育课之用,于是校董们再接再励,于翌年十一月,利用校前空地,建成一座洋灰篮球场,再上照明的灯光设备,提供本校学子及本村年青人,一个良好的运动空间。

十、甲港中华公学概况

  数十年来,本校均为隔年招生的无型小学。今年学生人数只有三十一人,教师四位,包括校长。学校自从重建后,在师生、校董的合作下,校园里种了各种的花草树木,环境整洁幽美,鸟语花香,堪称一流的求学场所。历届校长,老师都竭尽所能,为提高学生的程度而努力。一九九四年,曾获石角中华公会颁发学业优良奖冠军。一九九八年,十一名考生中,除一位因受伤缺席外,六位获全科及格,一位获得7A,一位6A1B,一
位4A3B,为历年来成绩最标青的一次,并获得晋汉省董联会颁发B型小学一九九八年度六年级检定试总成绩优秀奖冠军及进步奖季军。也于今年庆祝教师节时,获晋汉省教育厅颁优秀奖。

  令人遗憾的是最近几年来,本校的学生人数,逐年减少,甚至要找十位学生,开办一年级,也成了问题。究其原因,年青人多出外谋生,乡村人口逐渐老化,家庭节育及迟婚等造成。明年,教育部将实行每年招生,不管学生多寡,皆得开办一年级,到时复班而教,是否会影响学生程度,那就只有拭目以待了。

十一、未来发展及展望

  自从石角拿督张君光大桥峻工通车后,石角区十个港门,都欣欣向荣,不断发展,道路、电流、电话都已伸展至偏僻的乡村角落,而自来水供应,也将逐渐实现。届时,乡村之生活条件,亦可焕美城市,希望年青一辈,回乡发展,人口回流,而甲港中华公学之学生,也因而增加,成为一间完整之小学。

  至一九九九年本校之资源中心、科学室、图书馆及生活技能室,仍沿用五十年代的旧建筑物,学校当局,有意把破陋的屋顶及天花板更新,而围墙则改砌以砖块。课室之地板,则铺上磁砖,重新粉刷全部之建筑物,以提供一个更舒适、更完善及优良的学习环境,达到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的千秋大业的目标,为国家培育更多的建国人才,以迎合2020年的高科艺及爱心社会。

 

 

创办崇文学

1902年创办崇文学堂的钟辛佑先贤


创始人

钟庙容先贤


江贤兴先贤

刘春霖先生

张元添先生

张祥先贤

陈扇先生

周潘安先生

温洋跑先贤

黄金容先贤

温雅先贤    

建校委员

建校委员合照

左起:⑴张春和、⑵刘怀、⑶温洋胜、⑷张锦财、⑸温俊光、⑹张锦利、⑺刘耀华(校长)、⑻周潘安(主席)、⑼江金龙、⑽张和兴、⑾刘兴、⑿张茂利、⒀张石奎、⒁张伟全。

 
校景

校门

校园一角。


新校舍落成

一九八五年三月间峻工,同年九月十五日,新校舍举行落成典礼。

列队迎接嘉宾。

落成典礼后,部长、贵宾及建校委员会合照留念。

拿督阿玛杨国斯部长致词。

校董主席周潘安赠送纪念品给拿督阿玛杨,右边为刘耀华校长。

拿督张君光助理部长领取锦旗。

杨昆贤政务次长领取纪念锦旗。